交通运输学院简介
一、学院基本情况
交通运输学院前身是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交通运输系,成立于2015年。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两个专业从原经济与信息管理系划分出来,成立了交通运输系。2021年,学校转设成功,并进行二级学院整合,交通运输系更名为交通运输学院。
交通运输学院现有 5个专业,交通运输类和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两个学科门类。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物流工程、智慧交通,其中交通运输专业在2020年被甘肃省教育厅设立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铁路货运组织》、《数据库开发与应用》两门课程被甘肃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24年交通运输学院智能交通教研中心被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交通运输教研室被评为校级优秀教研室;《智能交通系统》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交通运输学院现有学生1300人,多年来共计为社会培养了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两千于名,我院毕业生在各地各岗位上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交通运输学院一直以来坚持以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加强实验实习教学为抓手,以校企合作为落脚点,多年来,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以服务区域及相关行业建设。
交通运输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1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42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比42.2%、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65.6%。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及学历占比合理。
交通运输学院党委下设1个教工党支部、3个学生党支部,1个党务工作站。交通运输学院设立,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办公室、交通运输学院实训中心和轨道交通实训中心,建立了交通运输教研室、交通工程教研室、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物流工程教研室。
二、学院现设管理机构负责人
职务 |
姓名 |
职称 |
院 长 |
郭 斌 |
教 授 |
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
王俊鹏 |
副教授 |
副院长 |
杨彪生 |
讲 师 |
学科带头人 |
王春生 |
教 授 |
智慧交通教研室主任 |
贵彩虹 |
副教授 |
交通设备工程教研室主任 |
雒晓兵 |
副教授 |
交通运输教研室主任 |
白存亮 |
高级工程师 |
交通工程教研室主任 |
刘 佳 |
副教授 |
物流工程教研室 |
刘盼盼 |
讲 师 |
交通运输学院实训中心 |
刘盼盼 |
讲 师 |
轨道交通实训中心 |
杨安安 |
讲 师 |
三、人才培养思路,专业定位
学院目前5个专业涉及交通运输类和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两个学科门类。
1.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能够在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运输企业中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技术开发与运用、轨道交通运输组织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与管理的专门人才。
2.交通工程专业:培养能够在交通规划与设计及交通管理部门中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工程组织与施工、技术开发与运用、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及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3.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适应国家交通运输设备现代化、智能交通工程建设的需要,掌握交通设备信息领域相关的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交通设备、信息及控制工程方面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在城市交通信号控制、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轨道交通系统、计算机技术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交通领域设备研发、设计、维护、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和运行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4.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较系统的掌握物流工程项目策划、预测、设计和实施、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实践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5.智慧交通专业:培养学习交通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智能交通系统的原理与应用、交通数据分析与处理、交通通信技术等方面的课程,通过这些学习,能够掌握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交通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的能力,具备交通过程、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四、教学条件
学校现有:轨道交通行车与调度实训中心、电工电路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综合交通实验室、交通控制实验室、交通仿真实验室、智慧交通实验室等综合实践教学示范基地,为学院专业的建设提供较为完善的实验、实训教学环境。
五、学科专业建设
交通运输学院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己任,教研室每周坚持召开教研室例会,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多年来,在教学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2009年3月,经教育厅和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同意,经信管理系成功申报了交通工程专业,并于同年9月开始招生;
2.2012年3月,经教育厅和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同意,经信管理系又申报了交通运输专业,并于同年9月开始招生;
3.2015年9月,根据学院安排,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两个专业从经信管理系分离出来,成立了交通运输系;
4.2015年9月,成立了交通运输教研室。
5.2017年,交通运输教研室被评为校级优秀教研室;
6.2018年9月,成立交通工程教研室。
7.2018年9月,轨道交通实训中心建成。
8.2018年《智能交通系统》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9.2020年,经省教育厅和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增设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并于同年9月开始招生。
10.2020年,交通运输专业被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1.2020年,《铁路货运组织》课程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12.2021年,经教育厅和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增设物流工程专业,并于同年9月开始招生。
13.2023年,经教育厅和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增设智慧交通专业,并于同年9月开始招生。
14.2023年11月,成立物流工程于智慧交通教研室。
15.2024年1月,交通运输学院《数据库开发与应用》课程被评为甘肃省第三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16.2024年5月,交通运输学院成立实训中心
17.2024年10月,交通运输学院智能交通教研中心被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18.2025年3月交通运输学院优化教学组织,将原有教研室进行重新组合成立,交通运输教研室、交通工程教研室、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智慧交通教研室、物流工程教研室。
六、科研获奖情况
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学院也非常重视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近年来学院教师完成和在研省级、校级教学改革与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公开出版教材、著作8部。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1人。我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大赛、BIM应用技术大赛、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等各项赛事中均取得良好的成绩。
七、招生就业
交通运输学院生源优良,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方向主要为铁路运输公司、地铁公司、物流公司和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施工组织和管理等部门。历年毕业生的就业率都达到94%以上,就业单位80%为大中型国有企业。
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有中国铁路上海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地铁公司、杭州地铁公司、西安地铁公司、成都地铁公司、三亚地铁公司、重庆市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公司、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西安建工集团、陕西第二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天业集团、新疆建设兵团、新疆交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建新疆建工集团以及铁路各个工程建设集团公司等单位。
毕业生每年都有考入985,211或其他普通本科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杭州地铁公司2019年3月授予学校“最佳人才培养奖”,充分肯定了交通运输人才的培养质量。
八、实习实践,校企合作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先后建立了兰州铁路局集团兰州车务段、兰州北站、颍川堡车站、河口南车站、兰州交通警察交通指挥中心等一批校外实习基地。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与实际的融合,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学院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准备与京东物流集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包括建立“京东智能供应链产业学院”,2023年学院加入甘肃省物流行业协会,共建人才培养方案等。并将继续与其他国有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高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