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电气与智能控制工程学院目前开设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机器人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专业涵盖电气类、自动化类两个学科门类。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为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动化专业获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满足教学需求,副高以上职称占比40.4 %,双师型教师占比10%。学科带头人3人、校级中青年科研骨干14人。有校级教学团队1个。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8篇,其中EI收录1篇,CSCD、北大核心、科技核心等3篇,其他学术论文25余篇。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甘肃省教育厅创新基金项目2项,以及教育厅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项,横向及校级科研项目8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个、校级各类项目5项。主编教材和专著4部。教师荣获省级以上各类奖项13项。教师获评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人次、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荣获学校年度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6人。

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教研室、自动化教研室等三个专业教研室。校内建有电路实验室、电子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计算机综合实验室,正在建设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验中心,AI+职能实训中心,拥有校外实践基地(甘肃常预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校校合作基地(兰州工业学院)、机器人实验室等众多实践场所,作为电子设计、硬件设计、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等多方面科技竞赛的预备平台,也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与训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甘肃省机电一体化技术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等学科专业竞争并获得佳绩。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62项,获得“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65人次,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银奖、铜奖48人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甘肃赛区一等奖、二等奖24人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2人次,国家励志奖学金52人次,省级和校级奖学金100余人,省级“三好学生”50余人。通过中级车工、中级电工、电气自动化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认证的学生累计200余人。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甘肃赛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48人次,获得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366人次,有80余名毕业生考入兰州交通大学、石河子大学、长安大学等优秀学府进行深造。

毕业生凭借专业知识扎实,工作适应能力强,工作踏实肯干等优势,初次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就业相关度达到70%以上。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有: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中新建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迅而达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兰州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中核建设集团、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等150余家单位。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学生在智能控制领域的创新能力,将努力把电气与职能控制工程学院建设成专业特色鲜明、区域优势突出,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及轨道交通行业具有一定影响的新型工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