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忠,男,回族,1963年9月生于甘肃省临潭县,副教授职称,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银龄教授,2023年12月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部修完博士研究生的全部课程,获博士结业证书。
个人履历:
1984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畜牧兽医系。
1984年至1988年在甘肃省甘南报社任编辑工作。
1988年10月赴巴基斯坦学习。
1994年在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学院英文系读英文专科。
1996年至1997年在巴基斯坦真纳大学国立现代语言学院外语系攻读硕士学位,于199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7年至2002年在巴基斯坦国家电台对外新闻部中文组任中英文翻译,并于2001年至2002年负责该节目。
1999年8月至10月在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世界新闻与时事部任中英文翻译。
2002年10月至2004年8月在中国长城钻井公司巴基斯坦项目部任现场英文翻译工作。
2004年9月2007年8月在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任助教。
2007年4月,获得甘肃省教育厅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
2007年9月,取得讲师资格证书。
2014年6月,取得副教授资格证书。
培训
2003年11月参加了中国长城钻井公司巴基斯坦项目部举办的HSE培训,并担任这次培训工作的翻译,获得HSE培训合格证书。
2004年11月,西北民族大学汉语普通话培训并取得甘肃省语委颁发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2005年1月25至2005年2月1日参加西北民族大学举办的第五期教育技术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学习了教育技术理论、信息检索、多媒体素材制作、网页制等内容,并于2005年2月,取得西北民族大学第五期教育技术培训证书。
2005年3月15日至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进修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课程的培训。
2005年7月参加甘肃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2005年9月,取得了甘肃省教育厅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
2007年参加了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07年暑期全国大学英语教育研修班。
2007年8月参加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发展中心举办的“2009年全国大学英语骨干教师研修班”。
2021年7月16日至19日,参加在河西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行的“第三届翻译教学中的技术应用及学术探索研修班”和Déjà vu翻译技术能力培训。
社会活动:
1.2001年在中巴建交五十周年联合庆祝活动其间,接待并采访了中国新闻代表团,以及中国青年代表团和中国云南电视新闻代表团。同时,配合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有关巴基斯坦野生动植物和民族乐器专题节目的英文翻译与节目制作。
2. 2001年5月在朱鎔基总理访问巴基斯坦前夕,应邀参加了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举办的中巴友谊史专题片的制作工作;并应邀在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原国立语言学院)作了有关中巴友谊的英文专题报告
学术活动:
1.近几年参加了全国外语界举办的各种学术活动并宣读学术论文。
2.多次参加外研社举办的暑期大学英语培训活动。
3.2014年5月25日应邀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
科研
(一).著作与论文:
1.译著:《伊斯兰文化史略》,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2.参编:《阿拉伯人的历史和文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4.参编:《临潭回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8月第一版。
(二).论文
1.“百年翻译运动”及其贡献《伊斯兰文化·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
2.哲马鲁丁·阿富汗尼与穆斯林民众的觉醒《伊斯兰文化·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
3.丝路上极具影响力的语言《新丝路》,2017年12月下旬刊。
4.西部少数民族语言对阿拉伯文献的译介及其特点《北方文学》,2017年12月。
5.安达鲁西亚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阿拉伯文学特征《芒种》,2017年11月下半月
6.阿拉伯纹饰艺术及其应用特点《丝路艺术》,2018年2月。
7.“天课”类施济及其社会功能《教育 宗教 慈善》,甘肃人民出版社,1912年10月。
项目:
1.参与了2009年9月的中国历代民族事务管理研究项目(GM-2008-47)。
2.参与了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厥语词典〉翻译与考订》(项目编号:17-ZDA315)并完成了前言部分的中文翻译。
获奖:
2005年7月,获得西北民族大学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三等奖。
2019年11月获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颁发的中国教育语言学高端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兼职:
1. 2019年至今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
2. 2017年至今担任甘肃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和会员。
3. 2020年至今担任甘肃省民族教育促进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