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一、专业介绍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成立于2011年,2013年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致力于为国家建筑环境与能源领域(包括各类建筑物的室内环境营造、能源供应与管理等)培养思想作风朴实、基础理论扎实、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较强的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在近十年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紧跟时代步伐,与国家建筑行业发展机密结合,致力于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准确把握专业技术内涵发展的同时,该专业围绕我国建筑环境与能源领域人才需求的特点,形成了建筑环境营造与能源高效利用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育为先,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的育人体系。培养具有感恩意识和家国情怀、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职业道德规范、团队协作精神、终身学习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建筑环境营造、控制及其过程中能源有效利用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感恩意识和家国情怀、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规范。
2.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运用工程知识和技术规范,分析并解决空调、供热、通风、燃气供应、能源利用等一般的工程问题,并设计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3.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在空调、供热、通风、燃气供应等工程实践中对工程项目合理判断,具备较好的管理和决策责任能力,能够评估工程活动的成果、社会环境影响以及工程方案的可持续性。
4.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自觉跟踪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提升工作适应能力。
5.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多学科团队协作与跨文化环境下的工作。
四、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导论、自动控制原理、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供热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燃气供应、建筑冷热源、城镇能源区域供应、BIM技术原理及应用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