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简介
一、基本情况
土木工程专业设立于2003年,2010年获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20年被甘肃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专业。本专业专注于培养具有鲜明铁路和道路行业特色,能胜任本行业勘测、设计、施工、运维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经过2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服务铁道与道路工程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本专业学生共计1109人,专兼职教师80余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占55%以上。多数教师不仅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还拥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拥有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注册造价师等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占60%。近五年,本专业教师完成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近15项,发表省级及以上期刊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
学校重视专业发展,当前已建成工程测量实验室、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土工实验室和专业计算机机房,最大程度满足了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目前,本专业标准学制4年,毕业后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科起点本科标准学制为2年,毕业后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素养、团结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能结合数字化建造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重点在铁路、道路行业)从事勘测、设计、施工、运维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本科毕业生经过五年左右的自身学习和工作实践,应具有以下能力:
1.掌握土木工程勘测、设计、施工、运维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2.熟悉我国建设领域的法律法规,具有环保意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合理评估所从事的工程实践活动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具备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适应多学科团队协作与跨文化环境下的工作。
4.具备工程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胜任土木工程领域内相关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工程检测及养护维修等生产实践工作,并在技术和管理团队中发挥骨干作用。
5.具有掌握土木工程专业领域生产实践和技术管理方法的学习能力,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具有在工作中继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技术和职业发展需求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
学科基础课程: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机及BIM应用、工程数学、程序设计基础C、工程测量、工程地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等。
专业教育课程:结构力学、土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线路勘测设计、路基工程、轨道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钢结构设计原理、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技术、铁道工程施工、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等。
实践教育课程:专业认识实习、工程地质实习、工程测量实习、土木工程制图实训、数字化建模实训、专业软件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创新创业实践等。
四、专业特色与优势
教学团队优势:“力学与结构工程”教学团队凭借其卓越的教学改革成果和人才培养成效,于2023年成功入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该团队构建了“理论教学+工程实践+创新培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省级教学名师为引领、一线教师为中坚、行业专家为支撑的金字塔型师资结构。
产教融合特色:构建了“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与兰州局集团兰州西机务段、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北京睿视新界科技有限公司、甘肃瀚弘建业工程有限公司、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检验检测分院、甘肃奇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12家行业领军企业和用人单位,采取“基地共建、人才共育、项目共研、成果共享”的合作模式,共建覆盖土木工程全产业链的产教融合生态圈。
创新实践平台:
打造“以赛促学、赛创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近三年指导学生在各级各类赛事中屡创佳绩:荣获甘肃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3项、全国建模大师杯二等奖1项、鲁班杯全国数字孪生创新应用大赛三等奖1项、全国一带一路金砖大赛三等奖1项、全国斯维尔杯BIM大赛三等奖2项、甘肃省创新方法大赛一等奖1项、甘肃省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等奖6项和三等奖11项。通过竞赛赋能,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五、毕业生发展路径与人才培养成效
毕业生发展路径:构建“多元成才、双向贯通”的职业发展通道,毕业生呈现两大特色流向。
1.行业、区域领军企业就业(占比约87%):主要服务于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实施,近五年毕业生入职中国中铁、中国交建、新疆建设兵团、新疆路桥、甘肃建投、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比例达87%,从事高铁工程、桥梁、隧道等国家重大基建项目,担任工程师、技术主管等岗位。近五年,累计为西北地区输送工程技术人近200人。就业领域覆盖“道路规划-智能建造-全生命周期管理”全产业链,入职首年平均薪酬达6.3万元;
2.国内外名校深造(占比约13%):部分优秀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国内外知名高校硕士学位,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成效:构建“工程素养+创新能力”双螺旋培养体系,毕业生呈现三大核心竞争力。
1.执业资质优势:毕业3年内取得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等执业资格比例达58%;
2.技术创新能力:近五年毕业生参与省部级工法编制10余项,主持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
3.国际工程视野:22%的毕业生参与“一带一路”海外工程项目,培养出境外项目经理、总工等国际工程人才。
欢迎广大学子报考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成为未来工程届的核心力量,用土木人的智慧与匠心,助力中国智造走向世界!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