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度对接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项目管理领域的前沿动态,推动项目管理教育创新升级,强化学术研究与产学研用的高效融合,进一步厚植工程管理学院在项目管理学科领域的积淀,切实履行育人担当,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工程管理学院工程管理教研室主任王媛、骨干教师祁英弟、王振翠、莫娣娃一行四人,于10月25日至26日赴天津参加2025IPMA中国项目管理大会,为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发展注入前沿动能。
本届大会以“可持续项目管理与新基建治理”为核心主题,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PMPC/IPMA China)、全国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河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联合主办,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作为国内项目管理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与实践分享平台,大会汇聚了行业顶尖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及企业代表,围绕新基建背景下项目管理的创新路径、可持续发展策略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参会者搭建了获取前沿理念、拓展合作网络的重要桥梁。
深耕前沿议题,汲取行业智慧
10月25日大会主论坛环节,14场高质量主题报告聚焦行业痛点与未来趋势,为参会教师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杨善林教授以《大模型的应用探索与关键技术》为题,深入剖析了大模型技术在常识问答、文档处理、代码生成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并着重提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发专用大模型的必要性与基本思路。他指出,在借鉴通用大模型构建思想的基础上,针对特定领域研发专用大模型,是精准应对不同场景需求、推动技术落地应用的关键方向,这一观点为教师们探索人工智能与项目管理的融合教学提供了重要启发。

清华大学未来城镇与基础设施研究院院长方东平教授发表《工程建设中的安全与伦理问题》主旨演讲,创新性地将伦理视角融入安全领导力、安全文化与安全行为研究,提出从伦理层面解决工程安全问题的全新管理路径。他强调,这一路径并非简单叠加伦理要素,而是实现伦理与安全管理的深度有机融合,为工程管理领域的安全治理与伦理教育提供了全新坐标系,与我院工程管理专业注重实践伦理培养的教学理念高度契合。
重庆大学副校长刘贵文教授则聚焦房地产行业转型议题,深入剖析了行业转型的必然性与具体路径。他提出,以项目管控为核心的新模式不仅是行业应对当前市场挑战的关键举措,更是推动房地产行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系统解决方案,为教师们把握行业动态、优化课程案例库提供了重要参考。

聚焦分论坛研讨,赋能教学科研实践
10月26日,大会同步开设“可持续项目管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治理”“重大工程项目管理创新与实践”“新质工程咨询:智库 + 工程咨询”“青年学者论坛” 5 个平行分论坛。我院教师结合自身课堂教学、科研攻关与实践育人工作,积极参与各分论坛讨论:在“可持续项目管理”分论坛,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控、低碳技术应用等议题与同行交流经验;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治理”分论坛,针对新基建项目的风险防控、协同管理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参会教师一致表示,通过分论坛的交流互动,不仅及时掌握了项目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行业实践案例,更明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项目管理教学中的融入路径。未来将把大会前沿理念与行业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改革的动力,优化课程内容设计,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度契合,助力学生成长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工程管理人才。
以参会为新起点,深化专业改革发展
此次参会并非终点,而是我院工程管理专业深化改革、提升办学质量的全新起点。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持续加强与国内高校、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将“可持续项目管理”理念全面贯穿于教学、科研、育人全过程。在教学中,更新课程案例与教学方法,融入大模型技术应用、工程伦理等前沿内容;在科研上,聚焦新基建治理、可持续项目管控等方向开展攻关,推动学术成果落地转化;在育人方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思维与工程伦理意识。
未来,工程管理学院将继续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术交流为纽带,不断提升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竞争力与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项目管理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工程管理教研室供稿)
工程管理学院
2025年10月28日